贫
居
薄
田
日
已
荒
,
旧
业
日
已
替
。
困
蒙
三
十
年
,
良
由
寡
生
计
。
人
非
无
交
游
,
贫
贱
易
相
弃
。
周
周
与
蛩
蛩
,
饥
渴
尚
相
济
。
所
以
箪
瓢
人
,
傲
焉
不
狎
世
。
处
之
苟
能
安
,
其
乐
有
真
意
。
田园抒情
贫居励志
情感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贫居生活的艰辛与淡泊。开篇“薄田日已荒,旧业日已替”描绘出贫居者所面临的土地荒芜、产业衰败的现实困境。接着,“困蒙三十年,良由寡生计”则揭示了长期贫困的原因,三十年的困苦生活,皆因缺乏生计所致。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贫困根源的深刻反思。“人非无交游,贫贱易相弃”反映了社会中人情冷暖,贫富差距导致的友情变化,强调了在贫困面前,人们往往容易抛弃彼此。而“周周与蛩蛩,饥渴尚相济”则以昆虫周周和蛩蛩相互救助的例子,象征着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仍能展现出互助的精神。最后,“所以箪瓢人,傲焉不狎世”表明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贫困如箪瓢之食,也能保持高洁自守,不轻易融入世俗。这种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物质贫困的超然态度。“处之苟能安,其乐有真意”则总结了诗人的观点,即只要内心安宁,就能从中找到真正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贫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比贫富、人情冷暖与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