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
写景抒情
怀古
赞颂
咏物
哲理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与另一位居士共同决定遁入空门,结庐于山水之间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与居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首联“道人行履爱风流,荆棘林中著絮裘”,开篇即点明了道人的形象与生活状态。他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而是追求一种自然、洒脱的生活方式。在荆棘丛生的环境中,他穿着轻便的絮裘,自由自在地行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颔联“一带水光渠是我,几竿竹影独耶俦”,进一步描绘了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水光与竹影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仿佛水光与竹影都是他的伴侣,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体现了道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颈联“但将云壑为扃鐍,肯信蓬茅是赘疣”,表达了道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他选择以云壑作为自己的守护,以蓬茅为居所,拒绝了世俗的繁华与纷扰,认为这些物质上的拥有不过是多余的负担。这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展现了道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尾联“了事尝推傅大士,解言空手把锄头”,最后以傅大士为例,进一步强调了道人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和实践。傅大士以其智慧和行动诠释了如何在世间了却一切烦恼,空手持锄头,意味着以最简单的方式面对生活,去除杂念,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傅大士的推崇,也是道人自身生活哲学的体现。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道人与居士追求自然、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