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成
曲
瞻
燎
于
西
,
祥
焰
腾
空
。
惟
馔
与
帛
,
遄
达
灵
宫
。
仰
慈
于
玄
,
祀
礼
有
终
。
企
而
眷
之
,
大
地
真
风
。
节日
祭祀
写景
抒情
祈愿
祝愿
赞美
颂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庄严肃穆与对先祖的深切怀念。首句“瞻燎于西,祥焰腾空”以燎祭的火焰为引子,象征着祭祀仪式的神圣与庄严,火焰升腾至空中,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连接,传递着虔诚与敬意。接着,“惟馔与帛,遄达灵宫”描述了供奉的食物与布帛如何迅速地到达祖先所在的灵宫,表达了后人对祖先的恭敬与怀念,希望祖先能感受到这份心意和祭品。“仰慈于玄,祀礼有终”中,“慈”字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与爱戴,“玄”则代表深远与神秘,暗示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深沉且永恒。这句话强调了祭祀礼仪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不会改变。最后,“企而眷之,大地真风”以“企”字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渴望,即人们在心中对祖先的思念与敬仰,如同大地上的清风,无处不在,永恒不息。这句话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心,以及这种情感的永恒与普遍性。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满庭芳·寿妻母高令人
宋·向滈
玉粉匀梅,曲尘浮柳,画檐迟日融融。金猊喷麝,庭户转香风。好是闲居戏彩,寿觞举、和满春容。须知道,闺门孕秀,佳气在帘栊。无穷。观盛事,年年此会,拚醉金钟。又何须、西池高宴仙.....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唐·张说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