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
礼仪
赞美
季节
秋节
情感
思乡
抒情

赏析

这首诗《禅悦曲》由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通过其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愉悦的禅意。诗中“礼诚在敬,三献靡加”表达了对礼仪之诚心与恭敬的重视,强调了仪式中的庄严与肃穆。“释尊燕喜,乐奏无哗”则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宁静喜悦中享受音乐的情景,音乐在此成为心灵沟通的桥梁,没有喧嚣与杂乱,只有和谐与安宁。“明徵瑞应,昭著光华”意味着明显的吉祥预兆与光辉显现,暗示着佛法的真理与智慧如同光芒般照耀人心,带来希望与指引。“冥幽溥济,蒙被祯嘉”则表达了佛法普渡众生,无论是在冥界还是在人间,都能带来福祉与吉祥。整体而言,《禅悦曲》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博大,也体现了诗人对禅修、音乐以及佛法实践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