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家
傲
(
其
五
)
粉
笔
丹
青
描
未
得
。
金
针
彩
线
功
难
敌
。
谁
傍
暗
香
轻
采
摘
。
风
淅
淅
。
船
头
触
散
双
鸂
鶒
。
夜
雨
染
成
天
水
碧
。
朝
阳
借
出
胭
脂
色
。
欲
落
又
开
人
共
惜
。
秋
气
逼
。
盘
中
已
见
新
莲
菂
。
写景
咏物
秋景
赞美
动物
秋节
山水
田园
写花
荷花
写鸟
鸂鶒
节令
秋天
抒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秋日画卷。起句“粉笔丹青描未得”,以比喻手法赞美了自然景色之美,暗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接着,“金针彩线功难敌”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工巧,超越了人工绣品。“谁傍暗香轻采摘”描绘了秋风中的花香,可能是暗指莲花,轻柔地飘散在空气中。随着风声“风淅淅”,画面转至湖面,船头触碰,惊飞了栖息的鸳鸯,增添了动态感。“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两句,通过夜雨和朝阳的交替,展现出一天之中水色的变化,从深沉的碧绿到明亮的胭脂红,色彩鲜明,富有诗意。“欲落又开人共惜”表达了人们对即将凋谢的莲花的怜爱与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最后,“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莲菂”点明季节更迭,盘中的莲子象征着时光流转,也预示着新的生命。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晏殊
347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