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中
逢
武
当
冯
尹
景
仲
入
京
以
诗
送
之
卓
午
山
头
树
影
高
,
岂
期
多
幸
此
相
遭
。
久
嗟
寒
雁
迷
书
问
,
共
讶
秋
霜
点
鬓
毛
。
张
绪
犹
如
少
年
柳
,
刘
郎
重
看
旧
时
桃
。
故
人
侍
直
金
銮
密
,
应
向
明
时
诵
拔
茅
。
离别送别
秋日写景
咏物怀古
抒情
写山
赞美友情
秋天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与祝愿。首句“卓午山头树影高”以山头树影的高大映衬出环境的宁静,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诗人感叹“岂期多幸此相遭”,意料之外的相遇显得格外珍贵。“久嗟寒雁迷书问”借寒雁迷失方向比喻友人旅途的迷茫,暗示了他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接着,“共讶秋霜点鬓毛”以秋霜染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和友人即将步入的中年,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张绪(东晋名士,以风度翩翩著称),暗示他仍具青春活力;又以刘郎重看旧时桃,寓意友人此次入京,或许能如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般,再创佳绩。最后,“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祝愿友人在金銮殿上侍奉君王,期待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崭露头角,如同古代贤才被选拔而出。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鼓励。
宋褧
736首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其一)
明·刘崧
日日西园载酒来,好花深映洞门开。水涵香雾空青湿,山拥晴云紫翠堆。林径微风看燕度,石桥细雨听莺回。酣歌却望双峰近,落日松声万壑哀。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唐·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