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楫
泛
河
中
黄
河
曲
注
通
千
里
,
浊
水
分
流
引
八
川
。
仙
查
逐
源
终
未
极
,
苏
亭
遗
迹
上
难
迁
。
眇
眇
云
根
侵
远
树
,
苍
苍
水
气
合
遥
天
。
波
影
杂
霞
无
定
色
,
湍
文
触
岸
不
成
圆
。
赤
马
青
龙
交
出
浦
,
飞
云
盖
海
远
凌
烟
。
莲
舟
渡
沙
转
不
碍
,
桂
楫
距
浪
弱
难
前
。
风
急
金
乌
翅
自
转
,
汀
长
锦
缆
影
微
悬
。
榜
人
欲
歌
先
扣
枻
,
津
吏
犹
醉
强
持
船
。
河
堤
极
望
今
如
此
,
行
杯
落
叶
讵
虚
传
。
写景
山水
黄河
船行
夏日景色
景象描述
古迹怀古
对自然的赞美
泛舟情景
赏析
这首《桂楫泛河中》描绘了在黄河中泛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先,开篇“黄河曲注通千里,浊水分流引八川”以磅礴之势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蜿蜒,以及其分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接着,“仙查逐源终未极,苏亭遗迹上难迁”则通过想象中的仙舟追寻源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历史遗迹的不可复制性。“眇眇云根侵远树,苍苍水气合遥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远处的树木与近处的云雾、天空与水面的水气相融合,营造了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接下来,“波影杂霞无定色,湍文触岸不成圆”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变幻莫测的霞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自然界的无穷魅力。“赤马青龙交出浦,飞云盖海远凌烟”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泛舟时所见的景象比作赤马青龙在水边交汇,飞云覆盖着广阔的海面,远眺时仿佛能凌越烟云,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两句,通过莲舟渡过沙地而不受阻碍,以及桂木做的桨在波浪中难以前进的对比,展现了泛舟过程中的轻松与挑战并存的情境。“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描绘了在疾风中,太阳的光芒在水面反射,形成旋转的光影效果;而岸边的长绳上挂着的锦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最后,“榜人欲歌先扣枻,津吏犹醉强持船”通过泛舟者欲歌先扣枻的动作和津吏醉酒后勉强维持船只平衡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愉悦与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对黄河泛舟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享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