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物
田园
春天
劳动
情感

赏析

这首《采桑》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南陌上采摘桑叶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首先,“南陌落花移”,开篇以落花飘零的景象渲染出春日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整个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蚕妾畏桑萎”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采桑,同时也揭示了蚕妇对桑叶枯萎的担忧,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界的敏感。“逐便牵低叶,争多避小枝。”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采桑女们忙碌而有序的劳动场景。她们或追逐着低垂的桑叶,或争先恐后地采摘更多的叶子,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细小的枝条,既表现了她们的勤劳,也体现了她们对劳动技巧的熟练掌握。“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采桑女们的辛勤劳动。她们快速地采摘,篮子很快就装满了桑叶,但攀爬高处时,手腕却因长时间用力而感到疲惫。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承担的重担。“看金怯举意,求心自可知。”最后两句则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了采桑女们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她们看着手中的金(可能象征着收获或财富),心中却充满了犹豫和恐惧,这反映了她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这句话也透露出了一种深深的自我反思,即她们对于自身处境的理解和内心的挣扎。整体而言,《采桑》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劳作中的辛勤劳作,还深刻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