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西
秋景
抒情
怀旧
写鸟
征鸿
情感
离别

赏析

这首《一剪梅》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愁绪。诗人通过“个个征鸿起荻洲”这一景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迁徙与人的离别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生怕悲秋”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哀愁情绪,而“又值初秋”则强调了这种情绪的连续性。“等闲莫上最高楼”一句,既是对读者的劝告,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暗示了登高望远时所引发的无尽愁思。“无限新愁”和“惹起闲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的复杂性和难以排遣的特点。下半阙“日日江干立尽头”描绘了诗人每日在江边等待归舟的场景,这种执着与期待与最终的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不见归舟,只见行舟”不仅体现了等待的徒劳,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奈。最后,“玉人何处久句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火自西流,水自东流”则是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暗含着对生命短暂与永恒循环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离别、等待与时间流逝时的复杂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饶芝祥

29首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