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离别
写景
山水
秋景
送别
抒情
怀乡
思乡
怀旧
愿望表达

赏析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送王伯循御史赴广东佥宪时仆将回燕京》描绘了送别友人王伯循的情景。首句“沙头酒尽惜别离”以沙洲饮酒作别,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深深不舍。次句“江波日色浮绣衣”则通过江面的日光映照在友人的绣衣上,渲染出离别的凄美氛围。接下来,“清溪柳花白荡荡,白下柳树青依依”,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清溪边柳花洁白如絮,象征着纯洁的友情;而江南的柳树则青翠依依,寄托着对友人归期的期盼。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秋云双骢岭表去,明月一雁燕南飞”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秋云与双骢马形成鲜明对照,暗示路途遥远;而明月与孤雁则寓意友人形单影只,南飞燕则暗示诗人自己即将北还。此句情感深沉,寓含离愁别绪。最后两句“曲江水发愿相忆,莫遣鲤鱼音信稀”以曲江流水寄寓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他能常常传递消息,保持联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诗歌的婉约风格和深厚的友情表达。

萨都剌

800首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