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山水田园
怀古
记梦
隐居
读图
山林景象
送别
离别
节序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云亭乡与书屋遥相对望,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着,“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书香的浓郁,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世界。“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两句,巧妙地将人物与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才子虽身处高位,却心系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接下来的“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意境,琴声在林间回响,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则展示了主人公闲暇时的活动,登山探险,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而“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则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描绘了日落时分,主人公回访先祖墓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与怀念。最后,“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通过童年的记忆与对自然的观察,进一步深化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则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无需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通过对比,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奢华生活的反思。“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则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推崇,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其背后所承载的权势或财富。最后,“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生活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张宁

1151首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您喜欢

意难忘·春情,效东坡体
清·杨玉衔
春满金阊。记流花波暖,梦草魂香。杯深忘约浅,烛短负宵长。朝送客,耐思量。是月貌云裳。似身经、瑶池秘殿,琼岛西厢。漫云萍水他乡。胜江皋佩约,堂宴钗行。余欢容细嚼,后会费相商.....
武进陈君研因以余与其尊公鉴沤先生有一日之雅介公约通殷勤感念畴昔怆然有赠
清·王存
佳茗醇醪忆往还,惊蓬宿草断追攀。能先大劫收身去,坐看弥天战血斑。已隔死生江海外,待通风义纪群閒。哦诗莫起苍茫感,排遣春愁对蒋山。
贺新郎·寄西安郡丞谭舟石
清·沈岸登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怅去路、云山无际。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君忆我,定相似。虚惭踪迹天涯寄。但逢迎、五陵裘.....
廖良誉棹小舟载酒追别至故县而还
宋·度正
马鸣溪上想英概,牛口庄头访故庐。登场罗列万石廪,插架纵横千卷书。有怀西山古凤鸟,更看北壑今鲲鱼。江水江花两无尽,后之来者应何如。
洞庭归舟酬叶损轩大庄吴中赠别诗因及陈芸敏
清末近现代初·王闿运
卅年不见林屋山,东南竹箭青琅玕。江山才俊相映发,使我万里开心颜。石林才子文章伯,暂学陶潜出彭泽。故人假节选宾僚,拄笏清秋看山色。郑公子,陈翰林,外台三妙成知音。山塘黄花五.....
汤梅山为道士归吴还山赋一诗以饯
宋末元初·陈深
三年独向孤山住,应为梅花滞水滨。沧海鹤归空有语,荒城草长又逢春。芝田火暖丹砂熟,松峤花香白酿新。安得与君俱隐去,烟萝深处著闲身。
致政侍郎知郡学士赓和诗凡数篇谨用元韵寄呈知郡学士
宋·吕陶
玉色诸儿馥若兰,綵衣想见日承颜。尘缨远濯沧浪水,燕几深居畏垒山。俗眼漫讥身察察,人情方喜志閒閒。夕阳归兴随飞鸟,真意无人语此还。
忆榆庐
清·成多禄
松花江之西,有村其塔木。历历双白榆,扶疏绕老屋。遐思龆龀年,我父教我读。每书必亲钞,篇篇当削竹。每句必口授,记诵耳须熟。朝曦连夕镫,慈训为家塾。我母尤钟爱,时恐遭笞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