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悼亡
母爱
赞美
地点
黄山
怀古

赏析

这首挽诗《黄山盛节妇挽诗》是明代诗人张宁为一位节妇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旌显非初望,归全是宿心”描绘了逝者生前虽未被广泛认可或表彰,但其回归故土时,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她过往付出的认可与怀念。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人们对逝者情感的转变和升华。接着,“痛怜双孺在,笑入九原深”一句,通过“双孺在”(指两个孩子还在世)与“笑入九原深”(九原,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安息之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者身后孩子们孤独处境的同情,以及对逝者能够安息的欣慰。“剑及延平化,珠还合浦沈”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延平化与合浦沈分别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宝剑和珍珠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逝者品德如宝剑般锋利,灵魂如珍珠般珍贵,即便离去,其精神仍能影响后人,如同宝剑化为延平之宝,珍珠沉于合浦之海。最后,“生荣死更好,乡国有徽音”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逝者在生前虽可能不被广泛赞誉,但死后却因其高尚品德而受到乡人的尊敬与怀念,留下了美好的声誉。这不仅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是对道德品质的肯定,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典故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传递了对道德品质的颂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宁

1151首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