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文
吉
裕
陵
进
香
还
任
千
里
遥
持
一
瓣
香
,
钧
天
无
路
觐
先
皇
。
翠
华
想
像
宸
仪
远
,
玉
几
弥
留
末
命
扬
。
终
古
山
川
归
永
宅
,
九
霄
日
月
丽
重
光
。
东
风
不
尽
昭
陵
泪
,
回
首
空
江
烟
水
长
。
悼亡怀古
写景抒情
山水
思乡
昭陵泪
东风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相文吉裕陵进香还任》。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吉裕陵进香后返回官任的情景,充满了对已逝君王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句“千里遥持一瓣香”,以“千里”形容距离之远,“一瓣香”则象征着诗人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虔诚敬意。接着“钧天无路觐先皇”,表达了诗人虽心怀敬仰,却无法在天界见到先皇的遗憾之情。“翠华想像宸仪远,玉几弥留末命扬”,通过想象先皇的仪态与遗言,进一步深化了对先皇的怀念与哀悼。“终古山川归永宅,九霄日月丽重光”,诗人将吉裕陵比作永恒的归宿,山川见证着先皇的长眠之地,九霄日月则照亮了先皇的陵寝,寓意着先皇的英灵永远照耀人间。最后两句“东风不尽昭陵泪,回首空江烟水长”,诗人以东风不尽昭陵泪,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与不舍,回首时只见空江烟水绵长,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情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吉裕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张宁
1151首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别燮玄圃后重寄
元·虞集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永遇乐·徐州夜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次仁甫韵
金·郝俣
渺渺横烟渚,凄凄挂月村。酒非邻舍取,诗复故人论。世态乌栖屋,生涯雀在门。西山却多思,松雪动吟魂。
晚秋过相国寺怀然上人
明·朱睦㮮
与君结静因,回首俱陈迹。缅忆山中游,岁景倏已夕。秋飙飒空林,淡月来寒石。兀坐亦何言,含情念畴昔。
别后有怀冲默道人前韵
明·王天性
强兴追群入市游,登桥更渡木兰舟。红尘纷逐多新贵,白首相怜只故侯。违尔鱼书怀北寄,恼人江水惯东流。情牵一片韩山月,魂梦长飞绕凤洲。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