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王
廷
彦
咏
菊
细
柳
春
营
远
,
名
花
别
墅
幽
。
生
无
桃
李
态
,
性
本
蕙
兰
俦
。
干
直
偏
宜
挺
,
香
清
不
厌
浮
。
根
孤
宁
近
石
,
叶
老
不
随
流
。
冷
节
依
然
在
,
年
芳
重
尔
留
。
荣
兼
汉
公
寿
,
饥
慰
楚
臣
忧
。
苦
竹
映
寒
色
,
斜
阳
生
暮
愁
。
偶
为
三
径
别
,
空
负
一
年
游
。
彭
泽
真
成
晚
,
龙
山
别
是
秋
。
所
嗟
生
地
迥
,
情
会
两
悠
悠
。
写花
咏物
抒情
赞美
菊花
秋天
情感
思乡
赞颂
山水
赏析
此诗以菊花为题,描绘了其高洁、坚韧、独立的品格。开篇“细柳春营远,名花别墅幽”以细柳与名花对比,突出菊花之独特与高雅。接着“生无桃李态,性本蕙兰俦”赞其不随世俗,保持本真。以下“干直宜挺,香清不厌浮”、“根孤宁近石,叶老不随流”等句,进一步刻画了菊花坚韧不拔、独立自守的形象。诗人以“冷节依然在,年芳重尔留”表达对菊花在严冬中仍能绽放的赞美。接下来“荣兼汉公寿,饥慰楚臣忧”则借历史典故,歌颂菊花的高尚品质和对人的慰藉。最后“苦竹映寒色,斜阳生暮愁”、“偶为三径别,空负一年游”、“彭泽真成晚,龙山别是秋”等句,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成功地塑造了菊花这一高洁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张宁
1151首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