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来
溪
歌
一
首
苧
罗
山
下
女
,
时
来
挥
鬻
薪
。
扬
蛾
吴
宫
里
,
羞
杀
馆
娃
人
。
子
胥
没
金
匮
,
笑
与
龙
逢
邻
。
哀
哉
怀
九
子
,
螳
螂
感
其
亲
。
昏
冥
黄
雀
言
,
饮
马
长
江
滨
。
五
湖
浮
越
兵
,
绿
水
旌
旗
明
。
英
雄
轼
蛙
主
,
壮
气
吞
鲵
鲸
。
君
子
被
兕
甲
,
白
日
围
孤
城
。
青
山
动
鼙
鼓
,
玉
殿
欻
然
惊
。
鹿
洲
与
豨
巷
,
台
榭
为
之
倾
。
吴
王
耀
素
甲
,
叱
咤
黄
池
盟
。
归
栖
秦
馀
杭
,
始
忆
公
孙
情
。
伏
剑
五
胜
衣
,
千
古
为
悲
辛
。
迢
遥
长
洲
苑
,
忽
与
会
稽
并
。
范
蠡
鸟
喙
去
,
仲
尼
雅
琴
行
。
嗟
此
鸡
狗
辈
,
功
德
非
峥
嵘
。
句
践
亦
巳
矣
,
海
内
留
空
名
。
至
今
二
君
冢
,
春
风
野
人
耕
。
怀古
历史
战争
山水
悼亡
英雄赞美
壮志抒情
春日风景
赏析
这首《越来溪歌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描绘了越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与悲剧色彩。诗中以“苧罗山下女”开篇,借女子卖柴的故事,引出吴宫中的权谋与女性的无奈。接着,通过“子胥没金匮”、“英雄轼蛙主”等句子,展现了历史人物如伍子胥、范蠡等的壮志与命运的无常。诗中穿插着对吴王夫差的讽刺与对范蠡的赞美,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权力腐败的批判。“君子被兕甲,白日围孤城”描绘了战争的残酷,“青山动鼙鼓,玉殿欻然惊”则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气氛。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吴国的兴衰,从“吴王耀素甲,叱咤黄池盟”到“归栖秦馀杭”,再到“伏剑五胜衣,千古为悲辛”,展现了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轨迹。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人物的命运,将目光投向了范蠡与孔子,表达了对功业与道德的思考。“句践亦巳矣,海内留空名”是对勾践的评价,而“至今二君冢,春风野人耕”则寄托了对历史人物身后境遇的同情与感慨。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以人物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道德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古步出夏门行
汉·两汉乐府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
经东湖公战地
清·周龙藻
昔年曾此结连营,万叠湖波怒未平。螳臂自难当辙奋,鹃魂应向绕枝鸣。楚人浪说怜三户,夏肄传闻少一成。今日经过重太息,西台余泪倍纵横。
江南曲三首(其二)
清·冯班
年光岁岁常如此,千烧万战台城圮。鸱尾尘埋三阁平,张孔销亡二周死。
难中闻逆首买健儿刺余献敌余付一笑
明·张家玉
苍狗浮云祇浪猜,山河风景已相乖。澄清祖逖怀空切,恢复文山志不谐。纵死但知存肮脏,达观原自外形骸。杀身取义吾曹事,志士何须问葬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