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林
蕴
同
之
蜀
途
次
嘉
陵
江
认
得
越
鸟
声
呈
林
林
亦
闽
中
人
也
正
是
闽
中
越
鸟
声
,
几
回
留
听
暗
沾
缨
。
伤
心
激
念
君
深
浅
,
共
有
离
乡
万
里
情
。
写鸟
思乡
情感
离别
译文
这正是福建中部的鸟鸣声,我多次停下来聆听,不知不觉中泪水沾湿了衣带。
心中伤感地回忆着你的情谊深浅,因为我们同样都远离家乡,相隔万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欧阳詹的作品,标题为《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诗中的“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声音的留恋和记忆。这里的“闽中”指的是福建一带,“越鸟声”则是特定地区的鸟鸣声,被赋予了地域文化的标识性,成为连接诗人与家乡情感的符号。“几回留听暗沾缨”说明诗人不止一次地停下脚步,仔细聆听那些能够引起乡愁的鸟鸣声,并由此生出了许多感慨。“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君深浅”暗示着思念的程度不一,而“共有离乡万里情”则是对所有游子共同的情感做出的概括,表明这种离乡背井的感觉并非个人独有,而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越鸟声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以及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