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花
咏物
赞美
写景
抒情
冬天
梅花
佳节
节日
冬日

赏析

这首诗《题屈都谏引之墨梅》由明代诗人傅圭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墨梅的独特欣赏与赞美。首句“谁拈彩笔向西湖”,以设问的方式引入,仿佛在探寻一位艺术家如何将西湖的美景,尤其是那里的梅花,以彩笔绘于纸上。这里的“西湖”不仅指地理上的湖,更象征着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次句“貌取寒梅入画图”,点明了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寒梅。寒梅在严冬中绽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高洁的品质,成为了画家笔下永恒的主题。通过“貌取”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艺术家捕捉自然之美的过程,以及将这份美融入画作中的决心。第三句“为爱清香兼晚节”,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因其内在的香气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在这里,“清香”代表了梅花的自然之香,而“晚节”则寓意着梅花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其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最后一句“几人相对撚吟须”,描绘了一幅雅集的画面。在欣赏这幅描绘梅花的画作时,几位文人学者聚在一起,或品茗谈诗,或抚须吟咏,共同探讨梅花的风骨与艺术之美。这一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度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整首诗通过对墨梅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品格与高洁情操的颂扬,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相互切磋、共同欣赏的艺术氛围。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