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隆
寺
题
壁
建
隆
何
代
寺
,
彰
武
旧
招
提
。
一
径
秦
松
里
,
孤
云
蜀
岭
西
。
台
荒
花
落
去
,
客
至
鸟
空
啼
。
落
日
江
峰
远
,
微
吟
过
小
溪
。
写景
地点
山水
秋景
咏物
秦松
情感
客至
送别
时间
落日
写景抒情
赏析
这首清代佛旸的《建隆寺题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寺景象。首句“建隆何代寺”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而“彰武旧招提”则点明了寺名与某个军事荣耀时期的关联。接下来,“一径秦松里”描绘了通往寺内的小路穿过古老的秦松林,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古老的气息。“孤云蜀岭西”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将视线引向远方的蜀地山岭,孤独的云朵增添了神秘和超脱的意象。第五句“台荒花落去”描述了寺内台基的荒芜,以及花儿凋零的季节变换,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感慨。“客至鸟空啼”以客人的到来和鸟儿的啼鸣,反衬出寺中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处的孤独心境。最后一句“落日江峰远,微吟过小溪”,以夕阳映照下的江峰和轻声吟哦的小溪作结,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寄托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展现了建隆寺的古朴风貌,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沉思与怀旧之情。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宋·赵肃远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西阁雨望
唐·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唐·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