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明
堂
歌
九
首
(
其
二
)
登
歌
雍
台
辨
朔
,
泽
宫
练
辰
。
洁
火
夕
照
,
明
水
朝
陈
。
六
瑚
贲
室
,
八
羽
华
庭
。
昭
事
先
圣
,
怀
濡
上
灵
。
肆
夏
戒
敬
,
升
歌
发
德
。
永
固
鸿
基
,
以
绥
万
国
。
宫廷祭祀
颂扬皇室
表达国家繁荣
赏析
这首《宋明堂歌九首(其二)登歌》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庄所作,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诗歌通过描绘一系列祭祀活动的场景,传达了对先圣的崇敬和对上天神灵的虔诚。首先,“雍台辨朔,泽宫练辰”两句,描述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祭祀,通过辨识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正确的祭日,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遵循。接着,“洁火夕照,明水朝陈”则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仪式的清洁与仪式感。夕阳下的洁净火焰与清晨陈列的清澈水源,不仅象征着纯洁与光明,也预示着仪式的神圣与庄重。“六瑚贲室,八羽华庭”中的“六瑚”和“八羽”分别代表了古代祭祀中使用的器物和装饰,它们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仪式的华丽,也体现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与崇拜。“昭事先圣,怀濡上灵”表达了对先祖和上天神灵的追思与怀念,通过祭祀活动,人们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佑与指引。最后,“肆夏戒敬,升歌发德”点明了祭祀过程中的礼仪与道德,通过严肃的仪式和赞美的歌声,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内心的美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精髓,以及人们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心。
谢庄
28首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大臣,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谢弘微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以《月赋》闻名。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