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雨
山水
抒情
哲理
写夜
秋节
寺庙
喜乐
空林
抒情写景

赏析

这首《雨夕》由明代诗人冯恩所作,描绘了雨夜的独特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乱云沈野寺”,以“乱云”起笔,形象地展现了雨夜云层厚重、遮蔽天际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感觉。“沈”字生动地描绘出云层低垂,仿佛要将野外的寺庙淹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接着,“风雨夜鸣骄”一句,直接点明了雨夜的主题。风雨交加,不仅声音大作,似乎在夜晚中放声高歌,展现出自然界的雄浑与力量。这里的“骄”字,赋予风雨以人格化的特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洒案香煤润,侵灯花蕊摇”两句,转向对室内场景的描写。雨滴落在案上,留下湿润的痕迹,仿佛案面上沾染了一层香煤的香气,增添了几分诗意。同时,雨声也影响到了室外的灯光,灯花在雨声的陪伴下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阴晴窥世幻,岁月在山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观察雨夜中的阴晴变化,诗人感悟到世间万物的无常与变幻,岁月在山中悠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两句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最后,“喜听三生话,空林慰寂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雨夜的陪伴下,倾听三生的故事,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即使身处空寂的林间,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雨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感悟与情感。

猜您喜欢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定寨望洋
清·陈玉衡
三秋策杖卦山巅,一望重洋思渺然。作楫安澜如此日,乘风破浪是何年。氛消绝岛鱼游泳,气结全台象万千。门户而今开鹿港,依稀争看估人船。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赠薛播州诗(其五)
隋·杨素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峡山飞来寺
元·李质
两峰对峙拥苍虬,绿水湾边系綵舟。古寺飞来山色老,野猿啼破月明秋。林间采药知仙近,物外看云悟世浮。珍重同游二三友,一杯聊复暂时留。
偶书呈王修竹
宋末元初·黄庚
琴心不复寄松萝,贺鉴湖边水自波。晚节黄花秋思淡,夕阳红树客愁多。何时归鹤招丁令,有意逃渔侣志和。不管白头乌帽落,西风一曲付狂歌。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