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湖
对
雨
(
其
二
)
松
烟
结
暝
翠
,
竹
雨
助
秋
寒
。
空
壑
流
云
满
,
钟
声
杳
欲
残
。
写景
山水
秋天
写雨
松树
竹子
钟声
秋寒
空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湖在雨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幽静与深邃。首句“松烟结暝翠”,以“松烟”象征着夜幕降临,松树在夜色中呈现出一片深绿,仿佛烟雾凝聚而成的翠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竹雨助秋寒”一句,将视线转向竹林,秋雨的滴落不仅增加了空气中的凉意,也给竹林披上了一层湿漉漉的外衣,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季节感。“空壑流云满”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山谷深处,那里云雾缭绕,仿佛整个山谷都被云海所覆盖,增加了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钟声杳欲残”则是对听觉的描绘,远处传来悠长的钟声,在雨声与风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悠远,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猜您喜欢
玉漏迟(其二)秋
宋·刘子寰
暮天初过。雨凄清,顿觉今年秋早。夜景虚明,仿佛露华清晓。蕙草繁花竞吐,向暗里、幽香缥缈。
散叟去后独游云林寺二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不雨昼冥冥,千山拥佛青。松身写罗汉,泉梦入风霆。古径惟寒叶,秋芳有异馨。吹襟坐岩石,添我两忘形。
石林
明·孙一元
乱石生寒霭,残林带晚曦。松凉供睡稳,山静与诗宜。入洞随猿迹,登崖割蜜脾。朅来天壤内,此地可栖迟。
初秋春山作(其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磴道交烟竹,阴阴扫不开。人惟盘石坐,客是白鸥来。叶尽山无影,花多水有苔。松脂新服食,白发莫相催。
栖贤山居十首(其三)
明·释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忽然残照起,犹见金芙蓉。
化州道中寄时子
明末清初·屈大均
林深多直木,水涨失清溪。野草白成路,山花红作泥。卧惊松子落,行畏夕阳西。跋涉因何事,图君玉手携。
宿桐城驿二首(其二)
宋·刘安上
桐溪古驿闻来久,我到梅黄雨细时。砌下流泉无复有,空馀松柏覆檐垂。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其一)
明·梁有誉
偃蹇复何为,把经倚庭树。忽惊山鸟喧,登楼看秋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