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秋
闻
蝉
閒
庭
雨
过
逗
新
凉
,
忽
听
鸣
蝉
送
夕
阳
。
哀
咽
入
云
音
更
迥
,
回
声
绕
树
韵
偏
长
。
西
风
几
处
临
芳
榭
,
秋
色
依
然
在
野
塘
。
徙
倚
感
时
添
旅
况
,
夜
来
清
梦
又
家
乡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咏物言志
思乡之情
季节变化
赏析
这首《早秋闻蝉》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庭院中细雨过后,带来一丝凉意,突然间,蝉鸣声响起,伴随着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閒庭雨过逗新凉”,描绘了雨后庭院的清新与凉爽,一个“逗”字生动地表现了凉意逐渐渗透的过程。接着,“忽听鸣蝉送夕阳”一句,将蝉鸣与夕阳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哀咽入云音更迥,回声绕树韵偏长”两句,通过“哀咽”和“回声”的描绘,赋予蝉鸣以情感色彩,既表现了蝉鸣的悠长与深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西风几处临芳榭,秋色依然在野塘”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西风吹拂着芳榭,秋色依旧在野塘,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为诗人的思绪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最后,“徙倚感时添旅况,夜来清梦又家乡”表达了诗人面对季节变换和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思乡之情,通过“徙倚”(徘徊)的动作,以及“夜来清梦又家乡”的想象,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猜您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