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宿
地点
宝林寺
写景
抒情
惜时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早到晚的行踪,从西郊门出发,至维摩室歇息,途中他攀登险峻的石阶,仰望高远的天空,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启迪。诗人以“灵津”比喻清澈的泉水,以“幽岫”象征深邃的洞穴,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觉醒。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追求,他希望在四禅之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即使作为儒家学者,也感到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不足。岁月流转,他的黑发转瞬即白,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然而,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他欣赏着落花满林的美景,树木繁茂,果实累累,这让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栖息在这片宁静之地。最后,诗人表示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渴望过上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许有一天,他会选择回归自然,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