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山水田园
抒情
写景
历史赞美
春季节气
民风民俗
祭祀神祇
帝王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亲耕籍田的盛况,体现了古代帝王重视农业的传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春日耕作的景象与皇家的庄重仪式。首句“乘春开帝籍”,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耕种的好时机。皇帝亲自来到籍田,象征着对农业的重视。接着,“载耜重民天”一句,通过“耜”这一农具,强调了农业对于民众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提升农业生产的决心。“翠幰笼初日,金舆驾瑞烟”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壮观景象,翠绿的车帘遮挡着初升的太阳,金黄色的车驾上缭绕着祥瑞之气,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农祥初覛土,平秩事祈年”则进一步说明了这次耕作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观察土地的状况,更是为了祈求一年的丰收。“肃镳临禹甸,秉瓒荐皇虔”描述了皇帝亲临田间,手持瓒器(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进行祭祀的情景,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接下来的几句“一垡迎阳气,三推遍甫田”则详细描绘了耕作的过程,通过“一垡”和“三推”的动作,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辛勤劳作。“公卿班迩陌,袯襫竟遐阡”描绘了官员们跟随皇帝一同参与耕作的场景,体现了君臣一体、共同劳动的精神。最后,“民物情咸若,艰难意宛然”表达了百姓对这种行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帝王亲耕籍田的庄重仪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体现了农业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猜您喜欢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唐·李端
欹冠枕如意,独寝落花前。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失杯犹离席,坠履反登筵。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卧龙髯乍磔,栖蝶腹何便。阮.....
正月望日乡饮宾筵归述
明·区元晋
彩云高缬日曈昽,宾主相酬揖让中。律里温言真盛典,民间懿行是皇风。青蓑也滥明堂宴,朱绂还寻物外踪。歌罢鹿鸣归劝俗,白头何敢负飞龙。
过蓝田访岑梵则二首(其一)
明·释函是
何期当此日,复见老成人。未乱先归隐,为园及早春。沙田将播种,茅屋绝无邻。借问生涯事,年来欲慕真。
以孟夏唱酬陈子高诗寄季承并借穷愁志及其兄兴化集四首(其二)
宋·赵蕃
东湖共款竹多竿,妙果同登塔几盘。冲雨冲风总幽事,一谈一笑尽诗端。随人似我空为计,出语如君当不刊。派后江西有惊坐,封题并与略评看。
再用子虚韵和呈骏发次颜(其一)
宋·沈与求
灯市烧春接郡楼,岁丰人乐事遨游。繁弦急管方连夕,痛饮高谈自一流。短帽纵堪陪胜赏,长檠那解照牢愁。归来卧对西窗月,独想清光烛电眸。
寒食感事呈同官
宋·文同
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吾曹可怜爱薄宦,甘此寂寞来山州。酒肴有无更莫问,逢遇相与清谈休。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清·爱新觉罗·弘历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生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誇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辨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