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地点
情感
城市
季节
秋天
流水
夕阳
钟声
怀古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阁楼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首联“片帆烟雨暮潮间,山在江心楼在山”,开篇即展现了一幅烟雨迷蒙、帆影点点的江景图。帆船在烟雨中缓缓前行,与江水相映成趣,而远处的山峦仿佛与江中的楼阁遥相呼应,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层次感。颔联“波影垂寒新石塔,钟声破寂旧松关”,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寒冷的新建石塔,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气;而远处的古松林中传来悠扬的钟声,打破了宁静,给整个画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颈联“好峰当面雪明灭,流水何情客往还”,则将视线转向了更远处的山峰与流动的溪流。山峰时隐时现,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雪白,与周围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而流水则似乎有着自己的情感,与来往的客人共同构成了这幅动态的画卷。尾联“树外夕阳城市近,喧闻车马抗尘颜”收束全诗,描绘了夕阳西下,城市近在咫尺的景象。远处的车马声与喧闹的人声交织在一起,与前面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边阁楼的独特魅力,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