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西
秋天节日
怀古抒情
写景
悼亡
佳节
情感
忧思
抒情
赞颂
写人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贺新郎·其三十九》。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词充满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宿雨轻飘洒”一句,以柔美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气氛,为后文的情感铺垫。紧接着,“少年时、追欢记节,同人于野”回顾了年轻时与朋友们在田野中共同庆祝节日的快乐时光,这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是词中情感的核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老去登临无脚力”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弱、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自由行动的无奈。即便如此,他还能“徙倚屋东篱榭”,在家中的东边栏杆上找一个休息的地方,依旧能够欣赏到“但极目、海山如画”的美景。接下来的几句“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须彩笔,为陶写”,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赞颂,通过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词的后半部分,“鹤归旧里空悲咤”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叹原头、累累高冢,洛英凋谢”则是对过往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哀叹。最后,“留得香山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怅谁伴、先生情话。樽有葡萄簪有菊,西凉州、不似东篱下”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即便是在远离尘世的山中,也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不同地区风土习俗的观察。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时间流逝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所保持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
明末清初·龚鼎孳
绛霞万叠,照曲巷斜栏,黛峰横楚。远香几缕。衬金虫紫凤,雅歌妙舞。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踏花去。问取玉人,春色来处。人醉花不许。又走马星桥,翠钿争路。画堂列俎。趁芳宵好客.....
儒隐林君挽辞
明·林大春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清平乐·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元·陈栎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