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秋节
抒情
写山
怀古
赞花
秋景
抒情秋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在绕过竹篱寻找菊花,却发现它们还未完全开放。北方的芙蓉也尚未盛开。诗中“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描写了桂花在深夜中散发的清香,这里的“小山”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假山,而“丛桂”则是茂密的桂树,形成了一处幽静的空间。接着,“约束奴兵,丁宁稚子,莫扫青苔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珍惜之情,不让仆人们去打扰那些青苔覆盖的小道。这里的“奴兵”和“稚子”都是指家中的仆从,而“丁宁”则是告诫他们要小心谨慎。在“风高露冷,倚栏疑匪人世”一句中,诗人借助秋夜的清冷,以及自己倚靠栏杆的姿态,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仿佛不食人間烟火的情怀。随后,“客有载酒过余,朗吟招隐,洗尽悲秋意”则写出了诗人与来访的朋友共饮美酒,高声歌唱,以此来消解秋日的寂寞和悲伤。这里的“载酒”是指带着酒来的客人,“朗吟”表示高声歌唱,而“招隐”则可能是邀请那些隐逸之士一同享受这份美好。最后两句“白发长官穷似虱,刚被天公调戏。遍地堆金,满空雨粟,不济渊明事”中,“白发长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年迈的境况,而“穷似虱”则表现了一种无奈和困顿感。接下来的“刚被天公调戏”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感到自己像是被天命所玩弄。在“遍地堆金,满空雨粟,不济渊明事”中,“遍地堆金”可能是指落叶如同黄金一样覆盖大地,而“满空雨粟”则形容了秋夜中细小的露珠像星辰一样散布。最后的“不济渊明事”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能为力的感慨,可能是指诗人对于国家大事或个人抱负感到无力回天。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刘克庄

4804首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病起连雨四首(其四)
明末清初·王夫之
潜圣峰云碧万层,萧萧杉竹托山僧。辜恩垂死馀双泪,扶病今生梦一登。多日六经藏孔壁,何人十字志延陵。湖天秋水鱼书绝,寂寞孤阡挂古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