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秋天
山水
抒情
情感
思乡
动物

赏析

这首《野宿》描绘了一幅凄清幽远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环境简陋的野外宿地。首联“秋云向暮总阴森,竹屋卑栖枳棘林”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孤寂的氛围,秋云笼罩,暮色苍茫,竹屋低矮,栖居于密布的荆棘丛中,暗示了宿地的荒僻与简陋。颔联“风外叶鸣山鸟怪,雨中灯静寺钟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孤独。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响,仿佛是山鸟的怪异叫声;雨中的灯火显得格外宁静,寺院的钟声也似乎沉入了寂静之中。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颈联“瘴烟作祟香先到,积水生寒夜渐深”则将环境的恶劣与时间的推移相结合。瘴气弥漫,香气却先一步到达,暗示了环境的不适宜与生命的顽强;积水在夜晚逐渐滋生寒冷,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与时间的无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尾联“耳目悲凉成底事,草虫还为发孤吟”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凄凉境遇时的无奈与感慨。尽管耳目所及皆是悲凉之景,草虫却依然发出孤独的吟唱,这既是自然界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全诗通过对野外宿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