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宁
十
咏
晓
来
吹
角
彻
苍
茫
,
鹿
耳
门
边
几
战
场
。
流
毒
犹
传
日
本
国
,
偏
安
空
比
夜
郎
王
。
楼
船
将
帅
悬
金
印
,
郡
县
官
僚
辟
草
堂
。
使
者
莫
嫌
风
土
恶
,
番
儿
到
处
绕
车
旁
。
边塞
战争
地点
抒情
赏析
此诗《东宁十咏》由清代诗人高拱乾所作,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晓来吹角彻苍茫”,以清晨的号角声起笔,渲染出一种肃穆而辽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瞬间,感受到边疆的宁静与庄严。“鹿耳门边几战场”一句,点明地点,鹿耳门作为边疆要塞,曾是兵戎相见之地,暗示了这里曾经的战争与冲突,同时也预示着和平的不易得来。“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两句,表达了对当时国家局势的担忧。一方面指出日本仍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讽刺了朝廷的不思进取,仅满足于表面的安定,而忽视了真正的危机。“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描绘了朝廷官员的现状,将帅们虽然身负重任,却只能挂上象征权力的金印,而地方官僚则在草堂中办公,形象地反映了官场的虚伪与形式主义。最后,“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两句,以使者的眼光,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生活的关注。即使环境恶劣,但边疆民族的热情与友好依然存在,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文化的尊重与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复杂性,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安全的深切忧虑,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