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读后感
写花
刺桐花
动物
山水
读书
情感
赞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远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数椽茅屋云中出”,以“数椽茅屋”为基点,巧妙地将“云中出”融入其中,既描绘了房屋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又暗示了居所的隐逸之感,仿佛这茅屋是云雾间的一处静谧避世之所。次句“一抹青山坐上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氛围。诗人坐在茅屋之中,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这一抹青山不仅成为了视觉的焦点,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在这里,“坐看”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姿态,更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第三句“读罢《黄庭》春雨后”,引入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情境。在春雨之后,诗人完成了对《黄庭》一书的阅读。《黄庭》是中国古代道家经典之一,常被用来指涉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书籍。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入研究,也暗示了他在阅读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净化。最后一句“刺桐花落鸟声寒”,以刺桐花的凋零和鸟鸣的凄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刺桐花的落败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鸟声的“寒”则增添了几分秋意的凉意和生命的短暂感。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隐逸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薛玄曦

29首
徙居贵溪。道士。年十二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仁宗时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顺帝至正初,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尤长于诗。有《上清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复字閒咏六言绝句五首(其二)
明·张含
苍松错错落落,桃花灼灼盈盈。树老云盘睡鹤,春残雨咽啼莺。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和张二十五春日见寄五首(其四)
宋·范祖禹
白日春台上,欢娱莫诉杯。飞花留客醉,啼鸟近人来。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