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闺怨
思乡
战争
怀古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里独处的幽静与孤寂情怀。开篇“戍客戍清波,幽闺幽思多”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深沉的思考。“暗梁闻语燕,夜烛见飞蛾”则透露出春夜的静谧与生动,燕子在屋梁间的低语和蜡烛光影中飞舞的蛾,都成了她寂寞心境的映射。“宝鸭藏脂粉,金屏缀绮罗”一联,展现了女子精致的生活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里,“宝鸭”和“金屏”都是贵重之物,而“脂粉”和“绮罗”则是化妆和精美织品,表明她虽身处闺房,却仍保持着高雅的生活品味。“裁衣卷纹素,织锦度鸣梭”两句,则描写了女子在春夜里的手作劳动。她或许在为自己或他人准备着装饰之物,这些动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有使通西极,缄书寄北河”一联,介绍了一个突兀的情节,即女子通过使者将书信送往远方。这里,“西极”和“北河”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这表明她心中所思之人可能在很远的地区,而这封书信则承载着她的思念。最后两句“年光只恐尽,征战莫蹉跎”,则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和战争频仍的担忧。女子担心岁月匆匆,不知何时才能与所思之人团聚,而“征战”一词,则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与焦虑。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示了一位女子在春夜里的孤独、期待和担忧,是一幅生动的闺房生活图景。

徐彦伯

32首
名洪,以字行。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