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
写景
山水
赞美
名胜
看山
金碧辉煌
感怀历史
边塞风情
景色换新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的雪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首联“回殊漠北子卿身,六出何来伴雁臣”以典故入诗,借张骞出使西域的“子卿”和大雁南飞的“雁臣”,引出对雪景的想象,暗示雪的飘逸与高洁,如同远行的使者,带来不同寻常的景象。颔联“排闼一峰疑砌玉,凝眸几点恍堆银”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精雕细琢的玉砌,将雪花点点比作堆叠的白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后山色的纯净与壮丽,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颈联“炎方特为开生面,羁宦浑如遇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在炎热潮湿的南方,雪的降临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让诗人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仿佛遇到了久别的老友,心境为之愉悦。尾联“金碧山川都看尽,矾头画稿觉翻新”总结了诗人的观感,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山川还是日常的绘画创作,在这场雪景面前都显得焕然一新,激发了诗人新的灵感与创作欲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台湾雪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庄年

21首
监生。七年(1742)升福建建宁知府,八年(1743)任分巡台湾道按察史司副使。在台期间,曾重修东安坊、台湾府儒学。范咸、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时,曾负责协纂之工作。著有《澄台集》一卷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潞州形胜
金·李晏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閒。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宝应湖望莲花盛开
明·卢龙云
积水重湖满,新蒲绿叶齐。荷花香十里,宛似若耶溪。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姑苏棹歌(其二)
清·吴山
水转枫桥径转幽,人家绿树映高楼。水犀秋满山塘上,一路清香到虎丘。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