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鲍
监
镇
一
纸
辟
书
驰
,
华
年
发
轫
时
。
排
云
何
不
到
,
殒
露
遽
如
斯
。
幼
子
未
知
父
,
偏
亲
反
哭
儿
。
有
书
来
谒
些
,
忍
泪
看
埋
碑
。
悼亡
送别
亲情
抒情
写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沈说所作的《挽鲍监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一纸辟书驰,华年发轫时。”这里,“一纸”指的是信件,"辟书"即是写信,而“驰”字形容速度,显示出诗人急于与远方的朋友沟通。“华年”意指光阴似箭,一转眼便又是一年,"发轫时"则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诗人感慨万千。这些词语传递了时光飞逝和对友人的思念。“排云何不到,殒露遽如斯。”诗人通过“排云”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想与远方朋友相会的强烈愿望,而“殒露”则是指夜间的露水,"遽如斯"形容露水迅速地凝结,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幼子未知父,偏亲反哭儿。”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世间的情感纠葛。即使是年幼无知的小孩,也能感受到对父亲的亲近之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却更多地投入到孩子身上,这里反映了人类对于亲情的深厚情感。“有书来谒些,忍泪看埋碑。”"有书来"意味着收到了远方朋友的信件,而“谒些”则是指信中的内容。诗人在读信的过程中,虽然心中充满了悲伤,但还是强忍着眼泪去阅读这些文字。“看埋碑”可能是指在墓前或纪念碑前回忆往事,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友情、亲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