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边塞
送别
战争
抒情
写景
怀古

赏析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词人曹贞吉为友人孙开盛假归所作,以辛弃疾的风格入词,情感深沉,意境壮阔。词的上片描绘了送别场景,以“桑干河畔路”起笔,将地点置于边塞之地,营造出一种苍凉辽远的氛围。“沙似雪、是还非”,以雪喻沙,既写出了边地的荒凉,也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不确定。接下来,“想杖策从军,频年转战,今始成归”,表达了对友人从军多年,历经战乱,如今得以归家的感慨,既有对友人身世的同情,也有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下片则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金戈铁马”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山南射虎,更淋漓醉墨染弓衣”,既是对友人英勇事迹的赞美,也是对其豪放性格的刻画。接着,“白马青丝未了,霜鲈紫蟹空肥”,以“未了”和“空肥”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期待。最后,“拥麾。清渭驻全师,落日二陵西”,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着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期待。而“早一骑黄尘,数声清角,东下旌旗”,则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想象,预示着他将重新投入新的生活与事业中。整首词以送别为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战争、归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华丽而不失真挚,情感丰富而深沉,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曹贞吉

244首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