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

悼亡
抒情
怀古
写景
亲情
节气
冬天
思乡
恭敬哀悼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胤禛所作,表达的是对已故皇考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先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首联“恭陈服御俨凭依,拜奠菁茅凛不违”,描绘了作者在特定场合下,恭敬地穿着礼服,依照传统仪式进行祭奠的情景。通过“凭依”、“拜奠”、“菁茅”等词,不仅体现了仪式的庄重,也暗示了对先人遗志的遵循。颔联“四十年余恩浃髓,一千日里涕沾衣”,表达了对皇考四十年来深厚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一千日(约三年)内不断涌现的思念与泪水。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恩情之深及思念之切。颈联“寝园翠绕熊罴护,陵树霜寒鸟雀稀”,通过描绘寝园翠绿环绕,熊罴守护,陵树在寒冷霜冻中仅剩稀疏的鸟雀,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皇考的怀念之情。尾联“翘首五云犹在望,忍乘清跸告言归”,表达了作者虽然思念皇考,但仍然克制着内心的悲痛,不愿乘坐清跸(皇家专用的车驾)返回,似乎在说即使心中渴望再次见到先人,也不愿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体现了对皇考的尊敬与不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皇考的深情厚意,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皇族成员对于家族传统的坚守和对先辈的缅怀之情。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