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鹿
写景
秋天的景象
杂物杂景
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享受与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返璞归真的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久怀简书畏,幸解绅笏束。”开篇即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简书”指的是书信,而“绅笏束”则是古代官员携带的文房四宝,象征着文学创作和知识分子的身份。“忘年效儿女,适意挥僮仆。”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就像儿童一般纯真无邪,而“适意挥僮仆”则表现了对自由支配下人的一种权威感,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植杖理新蕉,埋盆养寒菊。”诗人的生活充满了与自然亲近的情趣。栽培竹子、整理香蕉树,以及用盆土培育冬天的菊花,都体现出对生活美好细节的关注和欣赏。“前除驯鹊乌,近槛游麋鹿。”这里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驯服的鸟类和鹿在身边自由活动,显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和生机勃勃。“遐观时倚楹,瞑坐或忘烛。”诗人的生活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享受,更有悠闲的时光可以沉浸在思考之中。偶尔地倚靠门楣出神,或是在昏暗中忘记了点燃蜡烛的时间,都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门阑迹如扫, 我亦甘幽独。”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喜悦。门外虽有行人的足迹,但都像是被扫去了一般平常,而诗人自己则乐于享受这种隐逸的孤独。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李弥逊

779首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您喜欢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赠清漳明府侄聿
唐·李白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问.....
夜分不寐二首(其二)
宋·宋祁
西风已飘上林叶,北斗直挂建章城。愁人底事最堪恨,络纬啼时无妇惊。
象山社缘麓行至郁水上沙溪乃反夜已向残
清·朱次琦
水国森夜凉,明河落华甸。群动凄已寂,万象悄弥茜。村舂晚凌厉,戍火寒隐见。行野忻有适,发兴乃忘倦。高塍石切额,回溪路弯线。仰登屡蜷局,俯绕乍虫缘。浦溆渔家艇,松根网丝罥。趁.....
题皖山北濒江田舍
宋·贺铸
江转皖公山北流,萧闲人物美田畴。一溪春水百家利,二顷夏秧千石收。小市竹楼张酒旆,平桥松岛荫渔舟。莫知农老何为者,几叶传封乐国侯。
和贺子忱五首(其一)
宋·曹勋
雨馀屐齿不妨泥,自课家丁细理畦。尚有种花移竹意,要令好鸟入春啼。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老病欣然命酒成二诗(其二)
宋·张耒
苦热逢三秋,西风飒然起。金气入草木,伤夷从此始。盛极衰从之,循环固其理。老翁复何事,新凉欣酒美。
独坐
明·杨巍
亭空寒落叶,野近暮多云。何处鸣孤鹤,坐中怅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