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山水写景
情感抒情
春日写景
动物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情景,语言质朴而不失丰富的意象。开篇“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两句,以动作和场景交织出隐者闲适自在的情趣,其中“历井”、“扪参”指摘取井水中的莲藕和山间的參薑,显示了隐者的生活来源于自然;“踏藓苔”则是对脚下的柔软苔藓之感受的描写,“山腰海角偶徘徊”则展现出隐者在大自然中自由漫步的情景。接着,“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两句,用“飘泊”比喻隐者的生活如同流水一般无拘无束,而“眼见纷华等湿灰”则表达了隐者对于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中间,“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两句,以“共煮松风”形象地表达隐者的生活方式,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占乳信”、“探芳媒”则是对隐者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描写。最后,“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两句,以“笑谈”表达隐者的豁然开朗,“疑在蓬瀛上”可能暗示了对世间纷争的超脱;而“下视云中两两苔”则是从高处俯瞰,看到云端间或许可供居住的苔藓之地,增添了一种遥远和宁静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想象,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

李弥逊

779首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为人题翎毛四首(其三)锦鸡
明·陈㷆
虬枝翻老圃,下有双锦衣。曾笼贡天子,刷羽依晴晖。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