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写雨
节气的夜晚
不见天亮的描述
夜深怀人的思忆

赏析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吴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灯与前宵一样,月与前宵一样。”开篇即以“一样”二字,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不变,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只有灯火与明月默默相伴。这样的景象,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斗帐绣罗衾,也与前宵一样。”进一步描写了寝具的精致与华丽,与前夜无异,但这份奢华并未能驱散主人公内心的空虚。斗帐与绣罗衾,本应是温暖与舒适的象征,但在其眼中,却成了无法填补的空白。“两样。两样。不见五更天亮。”结尾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重复的“两样”,强调了变化与缺失。尽管环境与前夜相同,但最重要的——五更天亮,却不再出现。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更是对失去的爱人的怀念。天亮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而此刻的主人公,却只能在回忆中徘徊,无法迎接新的希望。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爱人离去后的深深思念。通过对比与重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哀愁与渴望。

吴绡

75首
吴绡,活动于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通判吴水苍女,常熟进士许瑶妻。善琴,工书画诗词,诗词清丽婉约,花卉钩勒设色俱佳,兰竹有生趣,与沈宛君齐名。时人传云:“吴中闺秀徐小淑能诗文,赵瑞容善画,有盛誉,惟夫人兼此二长。”由于其夫许瑶的关系,吴绡问学于“海虞二冯”的冯班,又因父亲科第关系,称嘉善著名词人柳州词派领袖曹尔堪为年伯,而其父吴水苍与吴伟业联宗,故吴绡诗集中多有与梅村唱酬之作,称伟业为兄。吴绡著《啸雪庵诗余》,存词四十四首,风格清丽婉约。

猜您喜欢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和韩子文五首(其一)
宋·曾协
密云阁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却坐蒲团政无赖,好诗端为破愁城。
登煎茶岭绝顶云中遇雨(其一)
清·张问陶
云外疑无雨,肩舆出万山。那知披叆叇,犹自听潺湲。衣冷龙腥逼,梯危石骨顽。风雷不惊客,浩荡起眉间。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其二)
宋·朱熹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