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思乡
离别
梅花
寒风
落泪
送别
秋季节气
离别悲怀

赏析

这首《岁暮独归》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通过描绘冬日归乡途中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浩浩北风吹战尘”,开篇即以凛冽的北风和战场上的尘土,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归途中的艰难与复杂心情。接着“还乡无复见乡人”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归乡却难以见到故人的无奈与伤感。“四郊荒草斜阳外,一树寒梅野水滨”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荒凉的郊野与孤傲的寒梅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寒梅在严冬中独自绽放,寓意着诗人虽身处逆境,仍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偶有新诗题甲子,勿惊初度过庚寅”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珍惜。在归乡的路上,他或许偶有所感,提笔写下新诗,记录下这一路的思绪与感悟。这里的“甲子”和“庚寅”分别代表年份的纪年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深刻体悟。最后,“僧庐夜宿明朝别,默念莪蒿泪满巾”两句,表达了诗人归乡后的短暂宁静与即将离别的不舍。在僧庐中度过一夜后,清晨即将再次踏上旅程,心中默念着家乡的植物“莪蒿”,泪水不禁湿透衣襟。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诗人离别前的哀愁,也寄托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谢应芳

273首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唐·郎士元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别燮玄圃后重寄
元·虞集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绕佛阁
清·杨玉衔
冻禽戢影,阑雪澹糁,花落人悄。偎影屏小。去途曲折,相烦短檠照。雁来新杳。江上问讯,明日潮早。缄恨多少。晓来起拾,残英粲盈抱。密意付钗卜,带解蟢飞羞向道。还记燕梁,双栖亲语.....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