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抒情
地点
友情寄赠
怀旧思乡
赞颂先贤
读书生活

赏析

此诗《奉寄杨铁厓先生》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通过对杨铁厓先生的描绘,展现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光范门前三上书,先生曾为发长吁”,以“光范”二字开篇,暗示杨铁厓先生的名声与风范,门前三上书,既是对先生学问的赞誉,也暗含了对先生勤奋读书的敬仰。先生曾因某事而发出长长的叹息,这一细节透露出先生内心的深沉与复杂情感。颔联“□桥杨柳藏书屋,铁笛梅花落酒壶”,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杨铁厓先生生活中的诗意与雅趣。杨柳掩映下的书屋,仿佛隐藏着知识的海洋;铁笛声中飘落的梅花,与酒壶相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充满文人气息的场景。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之美,更体现了先生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境界的生活态度。颈联“偶遇故人论北海,相思一夜梦西湖”,进一步展示了杨铁厓先生的人际交往与内心世界。偶遇老友,共论学问,体现了先生的知音难觅之感;而相思一夜梦西湖,则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与孤独。尾联“由来海内誇长句,肯寄浮家野老无”,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杨铁厓先生才华的赞美与敬佩。海内之人皆夸赞他的长篇佳作,却愿意将作品寄给漂泊在外的老友,显示出先生不仅才华横溢,更有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铁厓先生独特的生活方式、高雅的情操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谢应芳

273首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