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后
过
季
子
祠
延
陵
采
地
荒
榛
棘
,
延
陵
遗
庙
成
瓦
砾
。
延
陵
野
老
归
吊
古
,
独
立
斜
阳
长
太
息
。
尘
埃
野
马
纷
满
眼
,
城
郭
人
民
总
非
昔
。
共
惟
泰
伯
吴
鼻
祖
,
三
让
高
风
冠
千
古
。
周
衰
列
国
俱
战
争
,
卓
尔
云
仍
踵
遐
武
。
去
国
躬
耕
江
上
田
,
曰
附
子
臧
非
浪
语
。
天
伦
义
重
情
所
钟
,
屹
立
狂
澜
见
孤
柱
,
此
义
孰
可
比
采
薇
?
西
山
孤
竹
子
,
此
情
知
者
谁
,
获
麟
老
笔
十
字
碑
。
德
音
寥
寥
二
千
载
,
陵
谷
几
番
经
变
改
。
江
南
近
代
淫
祠
多
,
梁
公
不
作
可
奈
何
。
于
乎
祠
堂
之
毁
还
可
屋
,
礼
让
风
衰
较
难
复
。
汉
家
兄
弟
歌
布
粟
,
唐
家
兄
弟
相
屠
戮
。
何
当
大
化
一
转
毂
,
于
变
浇
漓
作
醇
俗
,
九
州
八
荒
春
穆
穆
。
泰
伯
延
陵
断
弦
续
,
芳
也
未
死
当
刮
目
。
怀古
抒情
战争
礼让风衰
赞颂
地点
延陵
悼亡
赏析
这首《兵后过季子祠》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创作,通过对延陵季子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道德风尚的深刻反思。首句“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描绘了战乱之后,延陵季子的采地荒芜,庙宇破败的景象,暗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接着“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一句,通过一位老者在夕阳下独自凭吊古迹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鲜明对比。随后,“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赞颂了泰伯的高尚品德,强调其让位之举超越时空,成为千古佳话。“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指出周朝衰落时期各国混战,而泰伯家族的传承却依然保持了卓越的武力。接下来,“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提到泰伯离开国家,亲自耕作,这一行为并非空谈,体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赞扬了泰伯家族成员之间深厚的亲情与责任感,如同在狂澜中的一根支柱,稳定了家族与社会。此处以“采薇”典故类比,强调了泰伯家族坚守节操的精神。“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泰伯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感叹知音难觅。最后,“获麟老笔十字碑”指出了泰伯家族的美德被后世铭记,留下了不朽的痕迹。“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感叹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强调了泰伯家族美德的永恒价值。接着,“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批评了当代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并表达了对泰伯家族美德的怀念。“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表达了对季子祠被毁的惋惜,以及对社会礼让之风逐渐衰落的忧虑。最后,“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通过历史上的例子,强调了兄弟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引出“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的愿望,希望社会能够回归和谐与淳朴,如同春天般温暖。“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泰伯家族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社会道德复兴的期待,鼓励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谢应芳
273首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