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抒情
秋节
怀古
地点
建昌
怀乡
感慨时光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写给建昌太守秦廷韶的赠别之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首联“老守题诗寄少游,天涯几度断鸿秋”,以“老守”自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鸿雁在天际飞翔,虽经多次离别,但思念之情却如秋日的鸿雁一般,不绝于心。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断鸿”这一意象,既描绘了离别之景,又暗含了对友人漂泊天涯的关切与牵挂。颔联“丹心自许乾坤识,白发谁怜岁月流”,诗人以“丹心”自许,表明自己对天地间正义与真理的坚守,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无怨无悔。同时,通过“白发”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祝福。颈联“莼菜关情千里外,杜鹃惊梦五更头”,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友人在千里之外的建昌,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是否在梦中被远方的莼菜所牵动,或是被夜晚的杜鹃啼声惊醒。这一联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将友情的深切与遥远的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章江北至云南去,独倚斜阳铁汉楼”,以地理上的距离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与期待。诗人想象友人从章江出发,一路向南,直至云南,独自站在夕阳下的铁汉楼旁,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而诗人则在此处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像铁汉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前路如何,都能勇往直前。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友情、离别、坚守和期待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张弼

1037首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