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竿
怀古
思乡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节
离别
赞颂
地方
湖口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首句“矫首南安感旧游”,诗人抬头望向南安,心中涌起对往昔游历的回忆。接着“茫茫葭菼隔重洲”描绘了眼前景象的辽阔与迷茫,仿佛与过去的记忆相隔遥远。“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责于过去六年未能为百姓带来福祉,担心自己的无能会给百姓带来痛苦和泪水。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民众深切的关怀。“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庾岭的四季更替,昼夜交替,周遭的风月自古至今,不变的自然规律与永恒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最后,“故人若问张东海,依旧纶竿伴白鸥。”诗人以假设的方式,想象着如果老友询问他的近况,他将坦诚地回答,自己仍旧像过去一样,手持钓竿,与白鸥相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既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张弼

1037首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