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情感
冬天
母爱
寒食节
渔家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舟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们在溪流中的劳作与生活的艰辛。首句“溪光欲沉山色恶”,描绘了黄昏时分溪水与山色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后船来傍前船泊”则展现了渔民们相互帮助、共同劳作的情景。“老妇煮麋麋太薄,船头大孥先一杓”描绘了老妇人在船上忙碌煮食的场景,而“大孥”(大孩子)则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与急切。紧接着,“蓬底小孥苦啼索,须待郎餐为汝嚼”则转向了对小孩子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和等待父亲归来共享晚餐的期待。“连日天寒鱼数缩,买酒无资人寂寞”则揭示了渔民们面对恶劣天气和生活贫困的无奈与孤独。最后,“还胜趋官走府城,忍冻吞饥受鞭朴”表达了渔民们宁愿在自然中劳作,也不愿去官府寻求救济,忍受寒冷与饥饿,避免遭受鞭打的痛苦,体现了他们对自由与尊严的坚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民们简单而坚韧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家庭、自然与自由的深厚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张弼

1037首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舟过滕王阁
清·陆初望
游子浩然归故关,浮生不及水云间。长江孤棹飘零酒,古驿斜阳破碎山。梦里慈亲添白发,秋来病妇减朱颜。滕王阁下思风伯,肯借帆风顷刻还。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