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荐
福
寺
英
公
新
搆
禅
堂
上
人
久
弃
世
,
中
道
自
忘
筌
。
寂
照
出
群
有
,
了
心
清
众
缘
。
所
以
于
此
地
,
筑
馆
开
青
莲
。
果
药
罗
砌
下
,
烟
虹
垂
户
前
。
咒
中
洒
甘
露
,
指
处
流
香
泉
。
禅
远
目
无
事
,
体
清
宵
不
眠
。
枳
闻
庐
山
法
,
松
入
汉
阳
禅
。
一
枕
西
山
外
,
虚
舟
常
浩
然
。
写景
抒情
山水
赞美
禅意
秋节
地点
情感
友情
体悟
译文
高僧早已超脱尘世,修行中途已忘却一切法门。
内心寂静洞察一切存在,明了心灵清净诸多因缘。
因此选此清静之地,建造屋舍让青莲盛开。
果实草药环绕台阶下,烟雾彩虹挂在门前。
诵咒时如洒甘露滋润,所指之处流出香气之泉。
禅定深远眼中无俗务,身心清净夜晚无需睡眠。
听闻庐山佛法精髓,松林间沉浸汉阳禅意。
在西山之外安寝一枕,空舟之中心境永远浩瀚豁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丁仙芝的作品,名为《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修建禅堂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出世脱俗、心境澄明的宗教生活。"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 表示这位高僧早已超越尘世纷扰,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对于世间的名缰利锁已经淡然处之。"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描写他在宁静中显现智慧,心如明镜,一切烦恼障碍皆已清除。"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 指的是在这片净土上建立禅堂,象征着精神的觉醒和洁净。"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描述了禅堂周围环境的美好,果树和草药环绕,轻烟缭绕如彩虹般美丽。"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 则是通过宗教仪式洒下甘露,象征着智慧和慈悲的传播,同时手指之处便有清甜的香水涌出。"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表示在禅修中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夜深人静,也无需入睡,因为内心的清净和平安。"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 说的是这位高僧曾听从庐山学法,又在汉阳修炼禅定。"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描述他有时枕着西山之外的自然风光,心如虚空,无所挂碍。整首诗通过对高僧修建禅堂及其超凡脱俗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追求精神解脱和内在平静的理念。
丁仙芝
15首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