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难
王
心
因
岁
省
,
天
步
值
时
难
。
云
汉
初
回
象
,
山
川
自
改
观
。
黍
苗
兴
旱
月
,
衣
褐
慰
祁
寒
。
造
命
明
君
事
,
流
灾
那
可
宽
。
抒情
怀古
季节
节令
自然写景
人生哲理
忧民
赏析
这首诗《时难》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时局艰难的深切忧虑与感慨。首联“王心因岁省,天步值时难”描绘了君主在岁末省察之时,面对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步伐显得沉重而艰难。这里的“王心”指的是君主的心志,“岁省”则是年终省察之意,“天步”则比喻君主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值时难”直接点明了当前国家所处的困境。颔联“云汉初回象,山川自改观”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云汉”(即银河)的回转象征国家命运的转折,山川的自然景观变化暗喻国家局势的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来隐喻国家形势的微妙变化,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颈联“黍苗兴旱月,衣褐慰祁寒”进一步描绘了国家在干旱之中的艰难处境。这里以“黍苗”象征百姓的生活状态,干旱使得农作物生长受阻,百姓生活困苦;“衣褐”则指百姓的粗布衣裳,用来形容他们生活的简朴和艰苦。同时,“祁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严冬的寒冷,暗示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层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疾苦。尾联“造命明君事,流灾那可宽”表达了对明君治理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对可能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无奈和担忧。这里的“造命明君事”意味着明君应承担起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的责任,而“流灾那可宽”则表达了即使是最贤明的君主也无法轻易消除国家面临的各种灾难和困难。这一联既是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深沉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家时局的描绘和对君主责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患意识。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饮酒
宋·陆游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一日不.....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谩兴四首(其二)
明·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