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事
写实
怀古
饮酒
情感
送别
醉酒之趣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为线索,描绘了饮酒引发的纠纷与逃避责任的情景,充满了幽默与讽刺。诗人郭之奇巧妙地运用了酒文化中的典故和形象,如“北斗擎来挹酒浆”、“南山可移春水涣”,将自然景象与饮酒场景融合,营造出一种轻松诙谐的氛围。诗中通过“饮醇不谢翻成讼”这一句,揭示了饮酒可能导致的意外后果和纠纷,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因小失大的现象。接着,“酒律新添逃主案”则进一步强调了逃避责任的行为,暗示了社会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忽视或滥用。“问伴何事必归杨,逃诗姑引逃墨断”两句,以“杨”和“墨”作为隐喻,表达了对逃避问题和责任行为的讽刺。诗人通过这些幽默的比喻,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我词未就谁泄伊,伊伴隐情容易看”则揭示了信息泄露和信任缺失的问题,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泄”字,不仅指出了信息泄露的后果,也暗含了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北斗擎来挹酒浆,南山可移春水涣”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饮酒的场景描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饮酒带来的欢愉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曩既愁月作归灯,曷不闭月尊中玩”则通过想象,提出了一个解决饮酒后问题的新思路——利用月亮的光芒来替代灯光,既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寓意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古人投辖未非师,谁更迫人驱款段”这两句,引用了古代投辖留客的典故,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效率和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最后,“此言今出谋我深,重来酒债应难散”点明了主题,即饮酒引发的纠纷难以解决,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深思熟虑。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酒为媒介,通过对饮酒引发的社会现象的描绘和讽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人性以及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赠从弟冽
唐·李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
辛丑再过除夜(其一)
清·施钰
一年将尽夜如何,又向声声爆竹过。惟有离愁消不得,今年更比去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