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
梅
香
晓
日
初
长
,
正
锦
里
轻
阴
,
小
寒
天
气
。
未
报
春
消
息
,
早
瘦
梅
先
发
,
浅
苞
纤
蕊
。
揾
玉
匀
香
,
天
赋
与
,
风
流
标
致
。
问
陇
头
人
,
音
容
万
里
。
待
凭
谁
寄
。
一
样
晓
妆
新
,
倚
朱
楼
凝
盼
,
素
英
如
坠
。
映
月
临
风
处
,
度
几
声
羌
管
,
愁
生
乡
思
。
电
转
光
阴
,
须
信
道
、
飘
零
容
易
。
且
频
欢
赏
,
柔
芳
正
好
,
满
簪
同
醉
。
写花
节气
寒露
冬日
情感
思乡
咏物
赞美
落花
小寒
赏析
这首宋词《蜡梅香》是喻陟所作,描绘了冬日早晨的景象。"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清晨微弱阳光穿透薄云,略带寒意的画面,仿佛置身于繁华都市的一隅。"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点明了蜡梅在严寒中悄然绽放,虽未见春意盎然,但其坚韧与早春的气息已悄然显现。接下来,词人借蜡梅的香气和风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蜡梅的美仿佛传递着词人的问候,却无法跨越万里送到心上人的手中。"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词人将蜡梅比作女子的妆饰,描绘了她独自凭栏远眺,如花般娇美的身影。"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夜晚月光下,羌笛声声,更添离愁别绪。最后,词人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愿把握当下,欣赏蜡梅之美,借酒浇愁:"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挂念。
猜您喜欢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以诗句咏梅·冷蕊疏枝半不禁
宋·方蒙仲
梅亦有何好,花中偏得名。只为淡生活,不傍闹门庭。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其二)
唐·元稹
向前已说深红木,更有轻红说向君。深叶浅花何所似,薄妆愁坐碧罗裙。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残雪
唐·李商隐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落日惊侵画,馀光误惜春。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拥.....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唐·吴融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唐·吴融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牡丹三首(其二)
宋·傅察
无奈狂风日日催,东君欲去复徘徊。应缘众卉羞相并,故遣妖姿最后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