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梧
州
南
国
无
霜
霰
,
连
年
见
物
华
。
青
林
暗
换
叶
,
红
橤
续
开
花
。
春
去
闻
山
鸟
,
秋
来
见
海
槎
。
流
芳
虽
可
悦
,
会
自
泣
长
沙
。
写景
春去秋来
写物候变化
译文
南方没有霜雪,连年都能见到万物的美景。
绿林悄悄更换叶子,红色的果实继续绽放花朵。
春天逝去时听到山中鸟鸣,秋天到来时望见海上木筏。
虽然美好的景致令人愉悦,但终将独自在长沙哭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南国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和生命易逝的感慨。"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这两句点出了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没有严寒,因此花开不息,每一年都能看到繁盛的景象。"青林暗换叶,红橤续开花。" 描述了树木更换新叶和花朵不断绽放的情状,用“暗”字形容树叶更换的自然而不为人察觉,用“续”字描写花朵绽放的连绵不断。"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这两句则转向四季的更迭,春天过去,只能听到远处山间传来的鸟鸣声;到了秋天,又看到大海中漂浮着落叶和枯枝。"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的景象却不免感伤的情怀,即使美丽的花香也不能令其心情舒畅,因为一切美好都是短暂的,正如沙滩上的足迹一样,终将被时间冲刷干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和物是流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宋之问
205首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唐·皎然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一宿恐鱼飞,数朝徵鹳鸣。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及.....
人日喜晴仍用前韵柬佩之
明·谢迁
岁暮还家频苦雨,今朝忽霁喜占年。阳回泰运开天上,风送春声到耳边。知己漫成怡老会,养生方学悟真篇。晚来聊试登山屐,踏破青苔满路钱。
少年游·春晚
清·沈榛
飞花处处满天涯。乳燕语谁家。红艳初稀,绿阴渐暗,蜂倦各归衙。小窗日晚多愁绪,柳絮趁风斜。粉蝶心慵,黄鹂声巧,寂寞负韶华。
续古二十九首(其一)
唐·陈陶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
题金鳌山如画轩(其四)
宋·潘朝英
倦客登临力已疲,高僧故索小窗诗。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
春怀(其一)
宋·卫宗武
伊耆司化权,与物何落落。不见阳和敷,但闻风雨恶。柔绿尚含滋,水红悭破萼。动植久陵暴,至仁同橐籥。可使令行冬,寒威肆馀虐。便须转机栝,曜灵俾灼烁。芬芳千万林,薰为红紫幄。庶.....
春郊候同游不至
明·郑鹏
羁思寂无聊,寻春过野桥。草新儿马逸,柳稚乳莺娇。俗事终难遣,良朋亦费招。胸中多磊磈,谩诧酒能浇。
小春
宋·丘葵
落尽千林秋又冬,惭无生意岁将穷。是谁借得三春力,为我敷施十月中。种种草根含暖气,鳞鳞水面发和风。江梅剩放南枝蕊,欲策阳回第一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