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和
晦
日
幸
昆
明
池
应
制
春
豫
灵
池
会
,
沧
波
帐
殿
开
。
舟
淩
石
鲸
度
,
槎
拂
斗
牛
回
。
节
晦
蓂
全
落
,
春
迟
柳
暗
催
。
象
溟
看
浴
景
,
烧
劫
辨
沈
灰
。
镐
饮
周
文
乐
,
汾
歌
汉
武
才
。
不
愁
明
月
尽
,
自
有
夜
珠
来
。
写景
应制
春景
水景
地点
昆明池
抒情
赞颂
节日
晦日
春天
赞美
译文
春日欢聚在神奇的池畔,碧波荡漾宫帐依次展开。
小船越过石鲸悠然前行,木筏擦过天上的斗牛星回来。
月末时分艾草全都凋零,春意迟迟柳色却暗暗催发新绿。
朦胧中观看沐浴的景象,从灰烬中辨认出往昔的灾难。
如同周文王宴饮的欢乐,好比汉武帝吟唱的风流才华。
无需担心明月会消逝,自然会有夜明珠光彩照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天举行的盛大宴会。开篇“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两句,便设定了一个美好的季节与壮丽的场景,灵池在春日中显得更加神秘而美好,而帐殿的打开则预示着宴会的隆重。紧接着,“舟淩石鲸度,槎拂斗牛回”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宴会现场的热闹景象。舟船在水中穿梭,仿佛像传说中的神兽“石鲸”一般,而帆樯挥舞,如同斗牛般强悍。诗人随后描写自然之美,“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两句表明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但春意却被延缓,柳树在微暗中似乎正在受到春日的催促,生长得更快。“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沈灰”这两句则是对宴会上某个奇特景观的描绘,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娱乐活动。这里的“象溟”可能是指一处与大象有关的水域,而“烧劫辨沈灰”则令人联想到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最后,“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四句,是诗人对历史文化的颂扬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提及了周文王和汉武帝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成就,同时表达了即使美好的时光会结束,但新的美好总会到来,如同夜空中的珍珠一样。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自然美景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欢愉和谐、文化自信的情怀。
宋之问
205首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